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论道  (第1/2页)
    
论道
    没听说过名字,但气度煌煌,绝非jianian恶。    翠屏寺方丈就是最好的担保。    “书院掌教,招秀。”她回道,“道长请。”    道佛儒三家当面。    小小的茅庐前,汇集的人员有够复杂。    她没搬出云台抑或是扶风楼——谁都知道书院背靠什么,眼前这道人连书院的面子都不给,显然就不在乎扶风楼身份。    天五门治郁境五域,家大业大,势力极广,普天之下却非五门独立。    世人以武入道,武者亦称修行之人。    佛家还有明空寺、万象寺、乌窠寺等几方小圣地,道家还有度厄观、天师府、九霄山等多处修行地,普世更有小寺观林立,各地有传承的隐者修士不计其数。    其人多敬天五门,但并不以此为尊。    眼前这道人已是先天之体,化外之身,甫一眼就不是好惹的货色,得拭尘僧称一声“小友”,意味年龄不大,那非得是修行奇才有这般造化。    拿扶风楼的身份去压,没必要,反而只会落得下层。    但她开口就是关键问题:“敢问道长,要带我东域子民去往何处?”    东域子民——这就是她给那位幸存儿下的定义。    从而顺理成章地将扶风楼的过度关注、归类到对子民的关怀爱护上。    琼岛身在东域,是扶风楼治下,岛民陷灾,首先就是秋苑承办救济,现下聂氏遗孤唯剩一人,且无近亲眷族,于情于理都该接由扶风楼抚育。    “随同贫道,四方修行。”解东流平静道。    招秀再问:“为何?”    “远离灾苦,延年度厄。”    琼岛陷毁,亲族罹难,这是伤心地,久留于此易叫人郁结于心,有碍寿命,这道人的意思是,将人带离厄苦,不近悲楚,才能延年益寿。    同样是在为聂氏遗孤考虑,甚至道家在个人修身养性这一点上无可指摘。    她慢慢道:“确是聂氏子意愿?”    “年少磋磨,为其虑,不曾言谈。”    年纪还小,又经大变,只是单纯为其人考虑,还没有与之商谈。    也是,毕竟是救命恩人,只要杠倒了拦阻方,不愁人不跟他走。    招秀就奇怪,解东流揽这事干嘛?    顺水推舟甩给书院、交由扶风楼便罢,救了人还必须得负责一辈子的吗?    “紫微星”一事目前还只限于天五门内部流传,这道人潜居琼岛修行,也不像是有特殊消息渠道的,不可能清楚这一点,又不像是与他们有什么宿怨。    那就是理念差异?    解东流觉得留下对聂氏遗孤不好?    为什么?    书院与密瓶轩这些时日做了什么?    无非是调查岛崩实情,查找罪魁祸首——由于那聂氏子是唯一的幸存者,解东流是现场目击者,与之交流,探找蛛丝马迹,是必要的过程。    问题就出在这里……正是这引发了彼此矛盾?    招秀思绪运转极快,只是短暂的停顿了片刻,她脑中已经将各种设想、乃至于道儒之间的差异,各种可能都给过了一遍。    她沉吟片刻,准确切中要害:“道长认为,族灭之仇不堪报?”    道法讲究清静无为,修道便需清除杂念、物我两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