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57节  (第1/3页)
    赢政在巡视天下的时候曾经见过郑国渠,但今天也是第一次从这样整体的高处看到郑国渠,如同一条碧绿色的巨龙在险壁之中穿过。    这是他登基之后发布的第一个大工程,于他有重要的意义!    郑国渠,并不是由郑国建造的,而是他的主事者名为郑国。    郑国并不是秦国人,而是韩国人。他从韩国来劝说大秦在渭河以北的泾河和落水之间修建一条水渠,这样可以更好的灌溉大秦的农田,为大秦统一天下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    但他本意其实是想用这个来拖垮秦国,最不济拖延秦国攻打韩国的时机。    赢政自然清楚。    但是他却对郑国提出来的这个建议非常心动。因为关中一带的确需要更多的水源灌溉,农人们的耕田才能收上更多的粮食。    所以他应允了郑国的要求,并且派他主事。    那时候,他刚登基,十几岁的年纪,胸膛里的鲜血都是热的。    除了自己一统天下的雄才伟略,或许还有一些些想法是留给全天下的农人,真心希望他们能够在自己的统治下,日子过得更好一点,粮食多收那么一点。    赢政回忆起往事,竟然有些怔忡。    而在民间。    有农人嚎啕大哭:“这就是我当年去修的郑国渠啊!”    小孙子好奇的问:“大父,这就是你之前对我说的开出来的水渠?好漂亮。大父,你哭什么?”    头发花白的农人擦去眼泪:因为太苦了。    太苦了!    当年和他一起服役的,十个人里面就有三四个永远的埋葬在了那里。他是运气好。    但是,若让能让他自己选择是否要去,或许他依然会选择去。    因为只有这条水渠开出来了,他们家的田地,邻居家的田地,才    有了现在的水源,才能产出粮食。    而且,郑国渠居然几千年之后依然存在,老农人有些骄傲的挺起胸膛。    这是他修的啊!    汉朝。    汉武帝看着龙首渠的遗址,脸都黑了:……    凭什么连秦朝的郑国渠都留下来了,但他们大汉的龙首渠却只剩下个遗址?    刘彻的脑袋上简直要飘出一行问号。    我那么大的龙首渠呢?    还有,路小染,你不是要讲盐碱稻吗?讲什么龙首渠?!    生气!    【这叫让土地适应种子,但到了现代,农业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那就是为什么不让种子来适应土地呢?我们完全可以培育出可以适应盐碱地的种子啊!】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农业学家们的努力,如今的盐碱地已经成为了一片沃士。既有着耐盐碱的高产水稻,还有着其他丰富多彩的农业品种。】    黄河三角洲。    “这里原本是一片盐碱地,但经过多年的治理和中国农科院多年的育种之后呢,这里如今已经成为了塞外江南。”    随着记者的镜头,一派欣欣向荣的场景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这一块是用作饲料的偃麦草,同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