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高端人士生活法则  (第2/4页)
到了祝遇的困难,她决定停止倒苦水,于是主动转移了话题:“我们来聊一聊我们的那个漫画吧。”    “嗯,我等你的剧情呢。”    祝遇感觉自己挺上心的,她刚刚甚至还搜了燕城大学的校内景色,准备用来做参考。她觉得自己要去仔细研究一个只有“天时地利人和”加上“超超超常发挥”才有机会考上的学校来自取其辱,已经算是做出了莫大的牺牲。    “我就是在思考剧情啊。”    “哟怎么,你卡壳了?你不是看了很多爱情小说嘛,应该最擅长这方面了。”祝遇显然还没有忘了自己在编剧之争中败下阵来的场景。    “我在思考主线是什么。”    “主线不是两个人谈恋爱吗?那就专心写谈恋爱呗。”祝遇心想,苏芷不是要画“甜甜的爱情”嘛,这有什么值得思考的,爱情小说不就是主要写爱情,其他地方意思意思就行了?    “不,我这两天又仔细思考了一番,不能这样。”苏芷开始讲述自己的思考成果,以及纵横口口网多年和平时上语文课带来的见解:    任何一个故事都离不开矛盾冲突,这一点从诺奖大作到小广告上的“王爷夫人她知错了”全都适用。    假如一个爱情小说的主线就完全是谈恋爱,并且两人本身就两情相悦(没几个人会爱看单相思),也没什么外部阻力,她们应该很快就顺利地在一起才符合现实,但这样的故事会因为矛盾冲突过于平淡而索然无味,俗称空洞没看点。    同时,因为这个故事的最大的矛盾就是“两个相爱的人还未表明心意”,一旦情节进行到这俩人平平安安稳稳当当地在一起时,还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作者也懒得写了,读者也懒得看了,因为故事的主要矛盾已经很轻松地解决了,后面也rou眼可见地没什么内容,再拖下去不完结,就是作者在耍赖了,可前面的内容本来就不长,这个故事还会特别短小。    这个时候,如果不添加别的主线内容(比如和邪恶大魔王作斗争什么的),解决方法只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向前加矛盾,写拉扯:两个主角的脑回路和现实中的俗人不同,虽然彼此早就看对眼了但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劲儿拖着不确立关系。这样她们可以在一起得晚一点,在一起的过程还坎坷曲折有看点,虽然依旧改变不了两人在一起了这个故事就基本结束了这个事实,但是因为在一起前的故事足够漫长,作者照样可以憋出几十万字。    但听起来很方便,却是一件极其考验作者的笔力的事情,写得好就是柔肠百转藕断丝连“明明近在咫尺却触碰不到彼此”让人心碎流泪,写得不好就是两个哑巴神经病天天互相伤害看得人鬼火直冒。苏芷作为一个完完全全的新手,自然是没有这方面的自信的。而且她本身的性格也不适合这么写,她对爱情热切且大胆,对季沨感到心悦,便很快表白心迹和她在一起了。人写不好超出自己认知范畴的东西。    第二种方法是向后加矛盾,让两人确定心意后还是分分合合个不停,也可以带来很多看点。    只是这种类型和前一种一样,一旦写烂了,就让人感觉编剧的大手无处不在,观感极差。苏芷脑海中也没有两个好端端在一起的人非要分分合合的充分理由,只有一堆莫名其妙的狗血情节,苏芷觉得这样不好,虽然她没打算弄出什么有多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来,但看到太烂俗的情节还是会觉得尴尬的,即使是为了赚钱也不行。    当然,两种方法还可以组成一个“混合型”,拉扯与狗血相互交织,因狗血而拉扯,因拉扯而狗血,白月光前任与家族纷争齐上阵。苏芷曾经看到一个读者在这种文的评论区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验:看完之后手脚冰凉麻木,竟是气出了呼吸性碱中毒——据说这种文得戴着口罩才能看,还是不要给读者添麻烦了。    所以,对于她们来说,即使她们的故事的核心是爱情,但绝对不能只有爱情,爱情以外的内容分量一点都不比爱情轻,不只是彰显爱情的工具。    祝遇听完苏芷的讲述,觉得很有道理,听到苏芷还在纠结,赶忙揶揄:“看,你还是离不开我吧。”    “是是是,离不开你,快和我一起想。不过别再搬出你写作文的那一套啦,想点有可行性的。”苏芷催她。    祝遇作为一个称职的“乙方”(祝遇觉得按照顺序她算苏芷的乙方,季沨算丙方),也开始帮苏芷构思起来。    两个人绞尽脑汁地想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想出来除了爱情该添加什么既丰富详实有趣不狗